详细页面

笃行不怠,水滴石穿

——第十八届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技术能手孙海伟的成才路

发布时间:2023-06-26 作者:刘刚 梅雪 来源: 字号:

 

“哪里最困难就到哪里去,支援、攻坚,是他的强项。”这就是同事们口中的孙海伟。同事们都说他踏实能干,哪里有急难险重,他就在哪里。

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第十八届职业技能竞赛,孙海伟以通信专业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荣获第十八届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成功并非一蹴而就,时至今日,他已连续参加了三届股份公司技能竞赛,今年是他参加大赛的第七个年头,他终于如愿以偿,顺利“毕业”。“毕业”是选手们给在大赛中获奖的代名词,也是每一个参赛选手由衷的期望。面对大家的祝贺和讨教,他却显得很从容:“我只有一颗平常心,绑扎配线只是基本功,可能我干的时间比较长,熟练度比较高。至于经验,真的没啥。”

早在许多年前,一次天津分公司举办的青工基础技能竞赛中,孙海伟就以2小时27分钟的惊人速度,综合分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完胜其他参赛选手,摘得通信组第一名的桂冠,在一众选手中脱颖而出。他不仅有扎实过硬的施工技艺,也有着丰富的施工经验。十多年的一线历练,他先后参建了京沪、神朔、向莆、中南通道、海南西环、宝兰、京沈、阿富准、拉林、匈塞铁路等国家重点铁路建设。

 

1684291327608340.png

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2010年,孙海伟刚上班,就投入到京沪高铁的建设高潮中去了。项目经理委以他重任,负责德州西至天津南段的通信设备安装及调试。北方的冬天异常寒冷,施工现场也没有取暖设备,常常把人冻得手脚麻木,那时的他想,活儿总得有人干,京沪现在工期紧、任务重,我绝不能撂挑子而袖手旁观。于是他一门心思扑在机房设备安装及配线施工上,机房里潮湿冰冷,工作的时候常常站不直、坐不下,只能蹲着干活,一干就是大半天,总是因为蹲的时间太久,站起来就无法行走。回首那段时光,至今他仍然感到很充实。

带他的老师傅回忆道:“孙海伟是个特别上进的小伙子。”他白天在现场施工,一边实际操作一边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讨教;晚上回到宿舍,别人都休息了,他还要抱着一堆书籍边看边抄写笔记。只有高中学历的他,凭着永不服输的劲头,报了好多个学习班,成功地考取了中专、大专、本科的文凭。

日子就这样在不断的工作和学习中过去,孙海伟的技能水平也在日渐提高,他的业务技术很快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2014年,恰逢中南通道施工最紧张的时刻,孙海伟担负起项目部管辖范围内全部的室内设备安装及配线工作,在他的带领下,通信室内工作总是能提前优质的完成作业,从没出现过任何问题。他总是一股脑钻进了机柜和走线架中,埋头研究起走线和配线。正是这一年,他的儿子出生了,而那天,他正在现场紧张的忙碌着,当接到家里的电话时,他的宝贝孩子已经平安出生。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越是最繁忙的时候,越能锻炼一个人的能力。2015年,海南西环崖城站和东方站由于修建环线需要,要在八个小时之内,将这两个站的普铁通信机房整体变迁至高铁通信机房,时间非常紧张。项目部领导要求:既有设备必须在点内拆除,搬移到100米外新建高铁机房并安装调试完毕,所有设备及业务必须在点内开通投入使用。这项工作安排给了孙海伟负责,对于领导的殷殷重托,让他感到肩上的重大压力,他下定决心不能让领导失望。为了在八小时内完成施工任务,他与同事研究提前做好预配预制工作,为了保证新建高铁机房新预制业务线能够与既有设备完美的结合,孙海伟做足了充分准备。搬迁前一个月,他就开始着手,提前测量比对预配新建机房的业务配线。到了真正干活的那天,原本施工点是20点至次日凌晨3点,他天还没亮就跑到现场,邀约着通信段配合人员提前进入既有普速机房和新建高铁机房做线缆最后的核对、导通、核对标签等准备工作。经过孙海伟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连续奋战近20个小时,终于正点开通了通信设备和业务,受到了各方点赞。

同事们的评价一点也不错,海伟总是匆匆忙忙奔赴最前线,完成一些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后来的宝兰客专、京沈客专等很多重点工程都安排他负责现场各个系统的调试工作,他操作精准熟练,圆满完成了分配的任务。

 

技重于练,巧重于悟

 

2015年在北京举办的铁路行业国际装备展和2016年的长沙装备展,他也用自己高超的技艺向全世界展现了“工匠精神”,引起众人围观和纷纷点赞。

这是他第一次参与设备工艺展示,如何利用好这个平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高铁的工艺水平,让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针对布线工艺孙海伟和同事们首先使用传统方法,利用扎带进行绑扎,虽然我们已有的工艺已经非常好了,但是他还是希望线缆径路规划和齐整度能再提升一些。于是,他和团队进过反复讨论、尝试,多次推翻方案重新研究,最后决定同时利用扎带和夹板,并将其等间距运用,根据线缆长度,依次分层布放的原则,经过团队“紧锣密鼓”的调整,最后呈现给了大家“整齐统一、层次分明、横平竖直、错落有致”的工艺水平,当他们的“作品”受到众人围观和赞誉时,海伟和他的团队也流出了满意的笑容。

 

1684291436485828.png 1684291496137155.png

 

2018年度孙海伟主要负责京津城际铁路通信改造工程第一项目部的技术工作。京津城际已经运营多年,在项目实施中施工安全,质量稳步保障,京津城际铁路通信工程改造工程中,顺利推进并投身于通信段日常配合工作对接、现场盯控、新增设备调试、故障处理等工作,在工期紧张,任务重的情况下,保障顺利开通。

后续的两年间他又“转战”拉林项目,负责的设备安装调测工作,承担了车站、基站、直放站的首件定标任务和全部设备安装调测工作。不论是施工工艺还是施工进度,均得到了广大建设职工、各单位及建设主管部门的充分认可。并参与了多项工艺改进和创新,对精品工程建设起到了助力作用。

2021年至2022年期间,他又积极投身到匈塞铁路,负责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中心站施工,十个月的时间没有工人没有外援,他带着几名职工从设备配线规划,设备安装,到加电调试一步一个脚印。和国外配合人员进行对接、与国外技术人员现场咨询,听不懂又说不明白的他就电话求助,常常是“两个人交流三个人说”;国外设备和国内有差异,大家都对国外设备不熟悉,他就请教边厂家、边自己琢磨研究,一边学习一边干,就这样他带领大家最终保证了中心站顺利开通,还不忘为国内外参建职工提供技术支持,带领参建团队获得了先进集体称号。

雕琢抛磨成器,千锤百炼成金。孙海伟的成才路最平凡也最不普通,他用他的坚持不懈,百折不挠成就了全国技术能手之路。如今的孙海伟,仍旧像以前一样,每日奋战在铁路建设一线,用自己的技术、自己的努力、自己的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大国工匠精神!

浏览次数:12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