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通号工程局集团承建徐州地区联锁设备更新工程圆满收官

发布时间:2024-06-03 作者: 来源: 字号:

5月30日,随着大许家站新计算机联锁设备顺利开通,标志着通号工程局集团承建的徐州北交换场及辅助场、大许家站、白塔埠站信号联锁设备更新工程圆满收官。

徐州北站是集列车编组、到发、货物运输为一体的特大型路网性车站,图定客货列车对数和有调车辆位于全国铁路第一位。独特的区位优势,凸显出徐州铁路枢纽在全国交通中的重要位置。徐州地区联锁设备更新工程是对徐州北交换场及辅助场、大许家站、白塔埠站既有车站站场规模及联锁设备现状进行计算机联锁技术改造,通号工程局集团主要承担了信号、通信、电力、房建专业全部施工任务。

本工程涉及两个货场、两个车站的站内联锁更新,时间紧、任务重、天窗情况复杂,且涉及2家监理单位、3家设计单位、9家配合单位,接口单位众多。自开建之日起,项目部始终保持在高度紧张的状态,无论是进场之际积极联系各方单位,开展组织协调工作,签订协议,还是方案编审,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天窗规划,项目部科学谋划、全员出动,仅用时一个月便高效迅速地完成全部前期准备工作,随后立即投入“战斗”中去。

细心精心 降风险解难题

本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难题,参建单位都逐一分析,认真破解。其中,徐州北站交换场涉及9个场联口、白塔埠区间8根、大许家区间12根电缆割接,地形复杂,条件众多,每一芯都必须调查清楚,割接难度巨大。尤其是白塔埠站、大许家站作为老的正线车站,上下行轨道电路、信号机的芯线均在同一根电缆中,而施工天窗又是上下行分开的,安全压力巨大。考虑到项目各站运营时间较长,原图纸用途不齐且电缆路径不明确等因素,项目部通过现场踏勘、既有图纸核对、电缆路径仪探测、开挖明确等多种方式,确认出各站的既有电缆,再到邻站开展调查,确认具体芯线位置、用途。在室外箱盒内电缆芯线确认等关键线缆确认处,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逐根确认并做好标签,保证调查准确及天窗点内邻线的行车安全。建设过程中,项目部与电务段充分对接,提前割接,根据不同车站采用了室内外2种过渡方案,其中白塔埠站、大许家站区间利旧电缆在室外新设过渡方向盒及过渡电缆进行过渡,徐州北站交换场及辅助在室内新旧分线盘间敷设过渡电缆进行过渡,有效减少了开通当天工作量,保证试验及开通万无一失。

徐州北站交换场开通任务涉及到徐州北站CIPS软件、STP软件、停车器软件、联锁远程终端设备,软件及通道影响徐州北站全站十个场,影响范围较大,垂停天窗仅有60分钟,且CIPS机柜为既有利旧搬迁,操作难度较高。项目部技术人员在调查清楚现场之后,提出利旧光缆通道提前割接,分A、B网分步割接,在新机械室增设ODF架,新旧机柜间采用临时过渡通道的方案,并与电务段反复对接琢磨其可行性、安全性,最终完善方案,最终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割接后要点进行了倒接试验,减少了开通当天割接光缆的工作量及安全风险。

排兵布阵 精筹划巧安排

本次开通先后涉及四站,作业内容多,影响范围广,工作强度大,特别是徐州北交换场、徐州北辅助场及大许家站这三站的开通要在短短四天内连续完成,这对施工组织、工程技术管理、应急处置能力以及参建队伍技术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为了确保此次开通任务的顺利进行,开通前期,参建项目部精心筹划,排兵布阵,定死节点任务目标,抽调技术骨干组建信号设备软件试验小组,以抓好精益建造为重点,纵深推进标准化管理,每一位职工都全力以赴,按排布的节点,高效优质的完成每一个节点任务,利用总计28个试验天窗,先后完成了四站轨道电路及电码化试验、站联电缆割接试验、道岔试验、CIPS、联锁远程终端试验、通道倒接的等多项开通前试验工作,分解了既有线施工带来的安全压力和实施难度。同时主动联系建设单位、接管单位,组织验收工作,保证开通前试验完成、验收完成,具备一切先决条件。

针对三站连开这一重难点施工任务,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结合试验情况,提前着手,提前半个月与各班组长共同细化研究开通方案,并在天窗点现场逐一调查确认,所有项目全不放过,每一处设备、每一根线都进行排查核对,对修改的配线制作拆、配线表,现场粘贴标记。拆除的设备进行了标记等,确保开通分组合理,作业内容准确无误。

开通前两天,参与开通施工人员包括项目部施工人员及信号工50人,劳务工52人,各系统厂家25人到位,电务配合人员143人到位。至此,所有参与开通人员共计270余人全部到位。各组工具材料全部发放到位、应急材料、设备就位。

开通前一天,项目部与电务段全体参与施工人员集合,召开开通交底会,会议对本次开通范围、工程概况、各组作业地点及作业内容进行了详细交底,并对施工注意事项、安全注意事项等进行了强调并发放作业单,同时,交底人员逐一在室外各组的施工地点对各组对应施工内容进行了现场交底,熟悉开通作业现场、作业内容,保证了然于胸,室内作业人员再次核查各自拆改配线内容,确保准确无误。

投入战斗 争分秒保安全

在每一个天窗点内,随着施工总指挥“调度命令已下达,各组人员开始进场施工”命令的下达,全体施工队伍按营业线规定就位,开始投入“战斗”,整个开通现场全面开花,新旧设备倒替、室内拆改配线、室内外配合试验、既有设备撤旧…整个现场忙而不乱,紧张有序的进行。施工过程中,每组成员做好分工,各轨道、道岔组负责完成新旧倒替工作,优先保证电路正常,不影响试验,然后进行撤旧准备工作,撤旧组优先负责高柱信号机的拆除,进而带队平推,与各试验组汇合,共同将撤下的箱盒设备等移至指定位置,各组工作有条不紊,安全有序,接连顺利完成了四站的开通任务。

白塔埠站作为陇海线正线车站,上下行施工天窗不同步,批复的开通施工天窗为信号270分钟,其中接触网停电分为上行封锁时间前30分钟,后80分钟,下行封锁时间前120分钟,其他时间段采用电话闭塞法人工办理闭塞来保障列车运行,点内情况复杂,施工防护安全压力大。对此,项目部优化方案,深入研究部署,采用上、下行线分别分组、设置防护,并在上下行线设备处设置软隔离警戒带,避免了跨越上、下行线作业,保障人身及施工安全。

复杂的天窗给点情况,也给各组的作业内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前30分钟接触网上下行停电期间,室外组需完成全部轨道电路的倒接,吸上线的转接,而接触网停电后需供电段配合人员地线挂设完成后方可作业,停电结束前还要拆除地线,真正的施工时间也就10分钟,全体职工铆足干劲,争分夺秒,硬是没有一组“掉链子”。上行线分开停电的施工天窗又导致高柱信号机施工时间紧迫,上行高柱信号机组在施工前便与项目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集体讨论,讨论细致到每一小步骤的具体时间,施工天窗内,施工人员按反复讨论演练的步骤,前30分钟的天窗点先尽量多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在后80分钟的天窗点内,最终以50分钟的极限速度完成了整个高柱信号机的拆、装机构、倒杆、撤旧的全部任务,简直是与时间赛跑并超前完成任务。

同为陇海线正线车站的大许家站开通施工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风险和施工难度,但有了白塔埠站的施工经验,参建项目部结合前期施工经验,顺利的完成了大许家站开通任务,随着大许家站天窗点销记,登记开通命令的下达,至此徐州北交换场、辅助场、白塔埠站、大许家站四站依次顺利开通,上海局陇海线最后一台6502控制台也宣告退出了历史舞台,为徐州地区联锁设备更新工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业主、接管单位及相关配合单位均对通号本次开通施工的顺利进行、圆满结束表达了祝贺,对通号队伍的执行力表示赞叹,尤其是前三站每两次开通之间的转场,紧锣密鼓、无缝衔接,长时间作战、高强度作业压力下,全体成员不喊苦不叫累,均按指定时间奔赴下一个站场,整体过程严谨有序,忙中不乱。

徐州北交换场及辅助场、大许家站、白塔埠站信号联锁设备更新工程圆满结束,展现出了通号铁军纪律严明、敢打硬仗的风采。本工程的顺利开通将有效提高徐州地区铁路信号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减少电务维护强度、降低设备安全隐患风险,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

浏览次数:45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