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通号工程局集团参建的汕汕高铁汕尾至汕头南段正式启动联调联试。作为联调联试的一部分,10月18日,一列高速铁路综合检测列车从汕尾站开往汕头南站进行提速试验,标志着项目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
新建汕汕铁路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高铁网中沿海通道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粤东与珠三角间联系的主要通道。汕汕铁路东起广梅汕铁路汕头站,西至甬广高速线汕尾站。线路全长162.75km,设车站7座,分为汕尾至汕头南段和汕头南站至汕头站。通号工程局集团承担了全线通信、信号、防灾专业的建设任务。本次联调联试的先行段为汕尾至汕头南段,线路长度142.5公里。
自汕汕铁路建设以来,参建项目部一直秉承“团结 务实 高效 致远”的企业精神,积极响应广汕铁路公司和中国铁设汕汕总承包项目部“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建维一体”号召,围绕“精细、精益、精巧、精效”精品工程的建设理念,着力打造高铁建设新标杆。
建设过程中,参建项目部面对工期紧、任务重、接口多等不利条件,在进场之初便坚持规范要求及样板引路作用,充分发挥定标站的“标杆”作用,切实组织首件工程评估的实施工作。为做好首件定标工作,项目部多次组织现场技术骨干,召开工艺研讨会、创新技术交流会,在总结以往优秀工程的基础上,结合本工程实际,积极与设备接管单位紧密研讨,严格制定施工工艺标准。根据相关技术资料的要求,合理编制施工工艺标准及作业指导书,为定标站的顺利建设提供基础保障。为抢抓工期,参建项目部合理安排施工组织,科学制定施工计划,扎实推进建维一体化等各项基础工作,“见缝插针、找缝插针、造缝插针”,紧抓施工节点,稳扎稳打圆满完成各项施工工序。
为优质高效地建设好汕汕铁路,参建项目部在借鉴以往高铁客专的经验基础上,通过紧盯“过程控制”这一重要环节,从工程前期深化接口调查、优化施工方案、制定标准化文件,到施工过程中同步建立质量档案、严格落实物资自检制度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通过借鉴京沈、大张、朝凌精品工程施工经验,汇聚能工巧匠,调集精锐力量,采用“直齐圆柔,平顺分明”的通号工艺八法以及分层、分槽、分类“三分”走线技术,各级技术人员在细节上下功夫,在品质上求时效,用精湛技艺打造弱电新样板,通信、信号专业提出优化下走线支架固定方式等26项工艺创新,全力打造新时代高铁建设新标杆。
为确保联调联试工作的顺利进行,项目部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在施工计划安排、营业线施工管理等各项工作中严格推行标准化管理,精心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同时,提前召开了联调联试预备会,对所有员工进行了联调联试安全培训,全力做到每名参建员工心中有数。通信专业提前做好低速网优、安全数据网、CTC、集中监测等各专业通道提供工作,信号专业集中力量攻克“汕尾站接入施工”这个拦路虎,按时完成了与既有线相结合的软件编制、仿真及换装试验,为后续顺利开展联调联试夯实了根基。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汕汕铁路设有4个高架车站,每个车站的电缆敷设任务重,引下施工更加复杂,再加上长大隧道的设备安装施工作为一个施工重点,给项目的施工推进造成了阻碍。面对复杂的施工,项目部组建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按照“强化组织、制定方案、紧抓落实”三步走战略,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讨论、制定多项抓进度的可行措施,按照党员责任区进行划分,对线路摄像机安装、电缆敷设、钢轨钻孔、方向盒配线等施工进行重点突击。党员突击队攻关一线冲在前,带领全体参建人员,干劲十足,以党建赋能,践行使命担当,着力助推汕汕铁路跑出企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汕汕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后,将进一步完善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主通道之一的沿海通道路网结构,对促进地区高质量发展,方便群众出行和助力乡村振兴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