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汕”作“汕”成!通号工艺再次亮相汕汕铁路

发布时间:2023-06-27 作者:第八项目部 李渊 工程技术部 李松贺 来源: 字号:

6月27日,通号工程局集团承建的新建汕头至汕尾铁路信号工程顺利通过首件评估,为全线信号工程建设统一了标准。这是继通信专业首件评估通过后,通号工艺再次亮相汕汕铁路。

  • 工程概况

image.png

汕汕铁路位于粤东沿海港口城市经济带的中心轴线上,东起广梅汕铁路汕头站,西至厦深铁路汕尾站。线路全长162.75km,设车站7座,其中汕头站、汕尾站为既有站,陆丰南站、陆丰东站、惠来站、潮南站、汕头南站为新建站。通号工程局集团承担了全线通信、信号、防灾专业的施工任务。

image.png

本次验收评估由广东广汕铁路有限公司牵头组织,国铁集团工电部,中国铁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局集团公司电务部、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先后对陆丰南站信号综合楼信号机械室内电缆引入、设备安装、布线及配线、接地与防雷以及室外信号设备安装等关键工序进行了现场实地检查,最终一致认为汕汕铁路信号专业首件工程满足设计文件、验收标准及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同意通过首件验收评估,并对中国通号的首件定标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image.png

自进场以来,参建项目部始终坚持发挥样板引路作用,合理编制施工工艺标准及作业指导书,科学制定施工计划,扎实推进工程建设,稳扎稳打推进现场各项施工工序,形成了现场职工干劲十足、现场管理井井有条的良好局面,为保质保量完成首件定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image.png

建设过程中,项目部通过充分借鉴京沈、大张、朝凌等精品工程的施工经验,汇聚能工巧匠,调集精锐力量,采用“直齐圆柔,平顺分明”的通号工艺八法以及分层、分槽、分类“三分”走线技术,不断在工艺优化、技术创新、提升运维品质、保障内在安全等方面寻求新突破,对信号专业 14项工艺进行了优化创新,全力打造精品汕汕。

下面,让我们一起感受下汕汕铁路信号专业的工艺创新。

  • 部分改进创新:

(一)

image.png

线缆及胶管根据用途进行颜色区分,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混线错误,同时便于维护。

(二)

image.png

优化下走线支架固定方式,采用绝缘子进行固定,使走线架与地面绝缘效果更好,简化了施工流程,便于安装且效果更加美观。

(三)

image.png

由地面安装改为机柜底座侧面安装,避免接地铜排受外力破坏,并用不同颜色区分接地用途,便于维护检查。

(四)

image.png

移频柜增加断路器防护罩,防止维护时误碰断路器造成故障。

(五)

image.png

室内电缆一次、二次成端采用透明材质的成端盒、封灌胶,使电缆成端工艺质量可视化;同时在一次成端处将电缆铝护套断开,有效阻止雷电进入机械室。

(六)

image.png

采用定型板实现芯线定位、用途标识清晰、线缆弯曲一致。

(七)

image.png

优化室内线缆路径,将电源线和信息线分开布放减少干扰。

(八)

image.png

电源防雷箱采用一路一箱内嵌安装方式,代替既有壁挂方式,并对外电网监测箱尺寸进行优化,与防雷箱尺寸保持一致,使其更加整齐美观。

(九)

image.png

采用防护管代替传统水泥斜面固定,使施工更加便利,安装效果更加美观,并避免了传统水泥斜面造成的道床污染。

(十)

image.png

电缆引入口采用模块化封堵,防火封堵效果更好,同时便于今后改造施工。

   当前,汕汕铁路通信信号专业已经全面进入实施阶段,全体参建职工牢固必胜的信念,依靠科学的组织、精诚的合作、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汕”作“汕”成,“汕”始“汕”终,坚决把汕汕铁路建设成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精品工程,力争早日向业主递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浏览次数:10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