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中国通号雅万高铁全面进入验收阶段

——海外高铁的通号故事

发布时间:2023-05-26 作者:第二项目部 吴彩阳 第六项目部 房秀龙 来源: 字号:

有这样一群人,栉风沐雨,不惧艰难;

有这样一群人,告别亲人,远离故土;

有这样一群人,开疆拓土,勇赴海外!

他们是中国通号雅万高铁项目经理部的全体参建人员。

 

4月16日,雅万高铁通信信号静态验收启动会顺利召开,标志着雅万高铁全线主体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距离线路开通运营更进一步。

一时间,全体参建人员热血沸腾,365个日日夜夜,他们肩负着国家的重任,企业的重托,奋力拼搏、勇往直前,总算等到开花结果。

 1681882298464398.png

雅万高铁(Jakarta-Bandung High-Speed Railway)是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是两国元首亲自推动的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海外建设项目,也是中国通号第一个整体自主知识产权的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海外建设项目。正线全长142.3km,设置4个车站、8个中继站、1个动车段、1个调度中心。通号工程局集团承担了通信、信号、信息、防灾专业建设任务。

回首建设历程,每一名参建者感慨万千。有“破解”语言不通的方法,有师父的谆谆教诲、有技艺的传承、也有工匠精神的耳濡目染……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验收组”的脚步,回顾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故事。

  • 自建桥梁,让沟通无阻

“这个站可以堪称样板站。”验收专家组,在仔细查看了之后,频频点头。一旁的董望青听了之后,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雅万高铁哈利姆站坐落于雅加达市东南部,处于空军基地区域。整体规模3站台6线,为雅万高铁的始发站,同时为面积最大、设备最多和社会人文环境最复杂的车站,为了建设好这个车站,项目经理部专门成立了哈利姆通信信息班组,担任哈利姆站41公里的通信、防灾、信息等施工任务,虽然班组“年纪小”,但成员们磨合的很好,是项目部一致认为的和谐班组。

刚进场时,班组遇到的诸多问题都让班组长董望青百般为难。不仅存在与外方业主、监理和施工队伍在工作习惯和方式上的不同,语言不通,甚至在施工标准上都与国内存在较大差异。董望青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组织大家学习一些基本的当地文化,首先适应当地社交礼仪,尽量先给业主、监理留下“第一眼”的好印象,让后续的沟通变得更加有效。

由于班组管段内哈利姆车站站前施工单位为印尼方,当地人英语水平不高,印尼语大家又都听不懂。班组技术员白文学自告奋勇,主动向班组长董望青申请担负起了与印尼方站前单位施工对接的任务,他直言,自己是班组里最年轻的大学生,一定能快速掌握语言。通过见缝插针的自学,他不仅快速拾起了多年未用的英语,更是像模像样的讲起了当地的印尼语。他从最初的沟通“生硬”到现在的游刃有余仅仅用了8个月时间。

SIDIK PURNAMA是哈利姆车站印尼员工带班人员,在一次项目部组织的光纤熔接培训中,由于光纤熔接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加之SIDIK PURNAMA第一次接触,有诸多细节不甚理解,随即向白文学寻求帮助,面对SIDIK PURNAMA的求助白文学没有任何推辞利用所学的印尼语向SIDIK PURNAMA顺利的讲解起来,从光缆开剥到熔接顺序再到纤芯排序,一道道繁杂的工序在白文学细致的讲解和亲身的实践中轮番上演,而SIDIK PURNAMA也像嗷嗷待哺的孩童在专业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汲取在课余时间里,SIDIK PURNAMA更像是“赖”上了白文学,一次次的将接续成品交给其审阅,而白文学也是不厌其烦地给出建议,帮助SIDIK PURNAMA的技能水平不断提升,亦师亦友的情感便在这一次次的请教中不断升温我和Tn.Peterson(白文学)沟通非常愉快!”俩人是同事也是朋友,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彼此之间的友谊也伴随着雅万高铁的建设地久天长。

1681897162501793.png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印度尼西亚地处赤道周边,热带雨林气候,除了旱季就是雨季,12月到来年2月的雨季里,即使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预兆,倾盆大雨也是说下就下,在室外施工被雨淋是常有的事,往往是雨衣还没掏出来,身上已经浇透了。

回到驻地,大家总是脱了湿漉漉的衣服就匆匆躺下,有时就昏昏沉沉地睡过去,衣服也来不及晾起来。“这湿哒哒的都堆在一起,等到明早也干不了,穿着干活多难受。”董望青边自言自语,边俯身将一件件工服摊开晾起来。直到看着衣架挂上满满当当的衣服和鞋,他这才踏实地回到自己的床上躺下。

“吃饱了,才能不想家!”身为班组长的董望青总是这样说。

“我今天晚上可能十点多才能回去,大伙儿早点休息,别等我了啊。”黄玉龙在班组群里面说,早出晚归的他们习惯了在群里“报备”自己的行程,也是给大家报个平安。

每当看见这样的消息,只要董望青能抽得出时间,他都麻利的点起小炉子,给晚归的兄弟煮上一碗面。“绝对不能让兄弟们饿着肚子睡觉。”是他作为班组长的原则。

1681954241330139.png

  • 艺痴者技必良

4号中继站作为雅万铁路最后一站。由于前期工期制约,通号国际和中国通号雅万项目部提出特别要求,要求我们半个月内完成施工任务。

“弟兄们,4号中继站就是我们展现通号技术和工艺的最后一项挑战,咱们拧成一股绳,把看家本事全部用上,一定能顺利完成施工任务。”班组长程海远给大家打着气。

半个月的工期本不可能完成一个中继站的室内施工任务,但在G20峰会展示段的德卡鲁尔站,已经试行了工厂化预配施工,有了既有经验,即使面对紧张的工期,大家也都信心满满。

谁料机柜刚运至信号楼门前,就出了状况。车还没卸,一场急雨兜头浇下来,场坪还没有完工的信号楼门前顿时成了汪洋,雨水混合着泥沙,车也开不进院子里,项目技术员乔宝玉深一脚浅一脚的趟了一遍,忧心忡忡地看着车上的十几个机柜,人走过来都吃力,何况要抬着机柜走进来。

“索性雨停了,”程海远看着乔宝玉皱起的眉头,平静的拍拍他的肩膀,转身走到楼后面拿了一把锹,“来吧,开干。”有人铲沙,有人垫砖,不一会就在雨水坑里搭了一道桥,顺利的将机柜运进了机房内。

设备内部配线是先由国内工厂化施工预配,漂洋过海运到雅万施工现场,几经辗转,线把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乔宝玉是参与过工厂化施工的,国内大型客专高铁也参建过不少,自从预配的线把进场,他心里就不舒服,“可不能让人以为这就是中国标准,不管路上颠簸得再凌乱,我们也能给他恢复原状。”于是他带着班组成员,加班加点整理线把,尽心尽力再现通号工艺。

航空插头焊线在信号设备焊线中的难度是数一数二的,稍不留神就会把焊点过大或线脖僵硬,既不美观又不牢固。乔宝玉不甘示弱的向程海远和班组的大学生沈喜贺发起了挑战,经过比拼,他们谁也没有被谁比下去。原来是年轻的小将私下苦练了基本功。

 1681882176616473.png

4号中继站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提前完成了施工任务,受到了领导的赞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集体,建设精品雅万的目标才得以实现。也是拥有这样的精兵强将才将中国通号这张靓丽名片传遍世界。

目前,雅万高铁已全面进入验收阶段,主体工作量均已完工,预计5月中旬,全线进入联调联试阶段,预计8月16日印度尼西亚独立日前开通运营。

在中国通号,有无数个像哈利姆班组、4号中继站班组这样全身心铺在项目建设、生产经营中的班组,他们朝气蓬勃、充满自信,用年轻的肩膀扛起高质量发展的担子,不畏挫折、迎难而上,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浏览次数:121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