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不怕苦的乔旺

记通号工程局集团2017年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电力组冠军

发布时间:2018-01-24 作者:傅琨 来源: 字号:

通号工程局集团2017年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鸣锣开赛,准备、剥缆、测量、缩管、压接、清理……各项工序有条不紊,完成从容,他就是乔旺,本届技能大赛电力组冠军。

乔旺脸庞黝黑、眼神深邃,聊起工作经历,他与我侃侃而谈,言谈间透着浓浓的朴实与憨厚。

从一名刚毕业的学生到一流的电力技术高手,他走过了十个年头,可谓十年磨一剑。

2007年刚参加工作来到通号工程局集团天津分公司,他便毅然踏入了祖国边疆吐鲁番,这一待就是整整8年。夏天最热时气温40度,冬天则能直至零下20度,地处偏僻,生活极其不便,施工地距离县城上百公里,每晚只能搭帐篷住,有时候洪峰靠近,车辆都无法到达,只能步行排查线路、寻找故障。刚刚毕业的他习惯了学校的生活,落差自然很大。

副经理王东峰看出了这个帅小伙的心理负担,常与他谈心、唠家常,让他慢慢的转变了思想。他对我说:“咱来到咱们公司,不就是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电力工,实现自己的理想吗?现在想想,要是我那时候连一点苦都吃不了,又怎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

那时候项目部负责隔几天送一次吃的进山,吃水则是河边的山泉水。赶上下雨发洪水,他们打回来的水就要放上半天才可以吃。最炎热的时候也是工期最紧张的时候,“帐篷里白天都待不得”,我们还要扛着经纬仪、背着工具包,一点一点的走上山去立杆、架线。“晚上没有电、手机也没有信号,我就点几根蜡烛,借着烛光看看图纸、翻翻资料,遇到不懂的地方还能请教一下张师傅”。

“最怕半夜的时候突然来电话,准没好事。”他笑着对我说:“肯定是出故障了需要紧急抢修。”可能正是他的这份坚守与执着,让他无论从专业技术、还是日常生活,都成为了一把好手。

十年前的新疆,交通远不及今日便利,常常一票难求,长时间的坚守让他已然快记不得家乡的样子。“回不去就安心在这多跟着老师傅学习学习,自己还远没有到独当一面的时候”他就是这样安慰自己。

2016年他回到天津参与天津地铁一号线工程改造。地铁工程施工难度大,穿缆、布线空间小,身材不算高大的他,主动请缨在夹层内运送电缆。“里面的灰尘足有1厘米厚,尽管戴着口罩,电缆每拽一次都让他根本不敢看着前方,只能侧身而蹲”。天窗从凌晨开始,至5点钟结束,当大家都进入梦乡的时候,他却默默地起身把全项目25人满是灰尘与汗渍的外衣都收集起来清洗,方便大家晚上能穿上干净的衣服工作。还有那些施工用的手套,地铁的电缆都是防鼠的,上面有着刺鼻的药物,一个天窗下来每个人的手套都散发着刺鼻的气味。“要是不洗就没法用了”因为这个想法,他捂着鼻子把大家的手套放在大盆里清洗的干干净净。

他就像是个大哥哥一样对所有的同事都关怀备至,闲暇时候还要看图纸,学技术……班组的弟兄们提起他充满感情。

每个工程对他来说都是崭新的一页,既有压力,亦有动力,每项技术都要吃透,每篇规章都要熟记于心……项目部领导提起他赞赏有加。

问他怎么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他却乐呵呵地告诉我一句大实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浏览次数:115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