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质量无可挑剔,不愧是示范工程、看完极其震撼,可以在全路进行推广”。
“回去工管中心组织一下,要以京沈的标准为参照重新确立新标准”。
“通号公司机柜内的配线犹如雨后彩虹,真正的算得上是赏心悦目的工艺品”。
……
11月8日,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全国18个铁路局、8个设计院、20多个客专公司和8家施工单位等130余人,在京沈客专辽宁段召开高速铁路“四电”工程强基达标现场会议。
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对通号工程局集团担负通信信号系统集成和施工任务的阜新站室内外施工工艺、管理和工艺创新展示进行了现场检查指导。与会的领导、专家被精湛的工艺质量所吸引,纷纷在信号箱盒配线、机柜内部配线面前驻足,一边用手机拍照,一边赞叹通号工艺的完美。
京沈客专是我国 “四纵四横” 客运专线网的收官之作,也是中国铁路总公司2017年重点建设工程之一。京沈客专辽宁段作为京沈客专的综合试验段,还担负着引领和推广施工方法、工艺标准、项目管理经验和试验高速铁路先进技术的重任。
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自工程建设伊始,该公司坚持目标导向和标准先行、样板引路,结合京沈客专辽宁段地处高寒地区战线长、专业配合多、接口复杂、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制定了综合管理、技术管理等支撑项目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126项管理制度、26项管理模板、45项管理流程,2册施工工艺标准手册,54个作业指导书和16部关键工序视频作业指导书,构建了结构清晰、职责分明、内容具体的项目管理标准体系,实现了达到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作业标准的三个统一;他们强化接口管理及源头控制,不断优化施工工艺方案;推行大数据运用,对材料设备、施工、质检信息建立数据库,通过扫描各工点处的二维码随时读取,实现工程质量全程可追溯;坚持创新驱动,狠抓技术创新, 30多项通信信号技术和工艺创新助力京沈客专创建一次成优工程,彰显通号标准和通号工艺。
十年砺剑终成锋。十多年来,通号工程局集团在中国通号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导下,在所属施工企业坚定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逐步深达基层一线、深植各个管理环节,在复杂多变的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真正实现了事事有标准、处处有管理,极大提高了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特别是近年来,他们在各施工企业加大了管理标准化、标准流程化、流程信息化、信息智能化建设力度,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各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管理精细化水平、顾客导向的服务能力、基层一线的施工技术、工艺质量创新力都得到了质的提升。从海南东环铁路,到甘青客专,到宝兰客专,再到京沈客专辽宁段,他们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一仗比一仗打得漂亮,一次比一次做得完美,中国通号标准也在他们一次次创新突破的实践里向世界一流工艺挺进。
中国铁路总公司王同军副总经理对该公司在工程建设中推行BIM技术等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积极开展“五小”创新提高劳动效率和施工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要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为重点,推进“强基达标,提质增效”的落实,全力建设精品工程和智能工程;要深刻把握“强基达标、提质增效”的主题,坚持铁路建设过程分类分层,尊重规律,讲求科学,从规模、进度、方案优化上精细化管理;要在“创新”上做文章,认真总结建设经验,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布局,向世界领先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