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暴雨,全城“看海”!李克强总理冒大雨急赴鄂指挥抢险。
不仅武汉,持续特大暴雨疯狂肆虐着湖北各地,通号工程局集团天津分公司武九客专(湖北段)沿线大冶、阳新城市都是“重灾区”。
可就是在这种恶劣的情况下,该公司武九项目全体参建员工,面临着“暴雨”和“工期”的双重压力和巨大考验,毅然坚守一线,搏击洪图。
然而,这种环境下,施工作业只能利用暴雨间隙,寻找不被水淹的作业面,在严密布控防汛措施的前提下进行。
武九客专湖北段信号工程首段定标工期在即,经过现场调查、图纸审核,选定了阳新区间1303信号点等位置进行定标。推进定标工作,首件工序——防撞墙钻孔工作任务迫在眉睫。
这不,7月3日凌晨4:00,信号工张继忠、程宝松、王东辉带齐装备向室外桥梁设备定标点——阳新区间1303信号点出发了。
见缝插针,要的就是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抵达现场,他们分工明确:程宝松负责防汛工作,筑起太阳伞,垫起发电机,防护好带电作业设备;张继忠标注钻孔位置;王东辉组装水钻。
5分钟后,防撞墙钻孔开始。
清晨的四周还悄无声息,一阵发电机的轰鸣声,打破了阴天的沉寂。10米高的桥梁,桥墩被淹了3米高,桥下一片汪洋;桥上印有CRSC通号蓝工装的3名员工格外忙碌。
王东辉操动水钻,一旁的还有稳定输水管的张继忠。2个小时过去后,第8个孔完成。
就在刚准备打第9个孔的时候,天空忽然出现黑云抱团。“不好,又要暴雨!”
王东辉急了:“奶奶的,调度不说今天中雨嘛。怎么回事?”张继忠附和道:“‘大哥’,这天天暴雨,预报还能精确那一秒下吗?”
此时,正在复核孔径和孔距、瞭望运梁车辆动向的程宝松赶紧插话:“赶紧吧,今天这个点的22个‘眼’争取完活。”话音刚落,忽然雨点飘飘洒洒地落下。
程宝松赶紧撑开手中雨伞,连同太阳伞加固防雨措施,半蹲在地上给发电机遮雨。雨中,3名通号员工没有终止作业,他们身上交织着汗水和雨水。老天似乎在帮助着他们,虽然下雨但是风力很弱。
受雨水的影响,卡控安全的难度增加,也制约了他们的进度。
屋漏偏逢连夜雨。又1个小时过去了,在第11个孔穿透墙面约二分之一的时候,钻头死活不前进,中国通号“青年岗位技术能手”张继忠凭着丰富的经验判断:“坏啦,又遇上墙体钢筋了。”为了加快进度,王东辉赶紧反转钻机,抽出钻头,换上新钻头,再次操动钻机。钻头一点点向前蠕动,到了穿墙三分之二的位置,3人不约而同喊起来号子“加油儿,加油儿,嘿哟,嘿哟……”
2分钟后“嘭”的一声,水钻头从防撞墙另一面冲出了“脑袋”,他们相视笑了。
雷厉风行的程宝松,赶紧拆解水钻模具,准备下一个钻孔。他们按照既定3人轮流掌舵钻机平推作业的而定,以2个孔为周期,张继忠接过来钻机。
上午11点15分,雨势加大,暴雨凶猛起来。他们毫不犹豫拆解水钻模具及作业工具,先是转移到发电机“保护伞”里,随后大家齐心协力清理作业现场,撤出作业工具和人员。
回到驻地,驻地兰州交大工程监理杨栽华由衷佩服道:“你们真敬业,我佩服你们!”
后记:暴雨是天灾、是地祸,工期是责任、是使命!尤其是对于一向敢打敢拼的“通号铁军”通号工程局集团天津分公司,无论在厦深铁路面临多次强台风、兰新二线遭遇张家庄隧道自然灾害等项目上的重重考验,均坚决兑现了“期到必成、成时必精”誓言。此次迎战武汉暴雨也将不例外,通号工程局集团绝不会因此砸了“通号”的牌子,参建员工不光像上述小故事所述与武九同在,还与在鄂项目同在。像新建武汉地铁6号线信号工程。车辆段至马鹦路段7月25日进行系统调试和站前冷、热滑试验在即,可苗栗路站、石桥站等大部分位置水淹没过钢轨面,导致室外设备被淹。项目部一边组织抢险救灾,一边迎战暴雨昼夜鏖战赶工期,而他们出行交通工具只能依赖大铲车和卡车。像汉孝城际引入汉口站通信、信号改造工程。7月7日的晚上参建员工就熬了一个通宵。他们天窗点内在汉口站17-20股道开展单项送电试验,以及站内1-14股道更换轨道电路电缆作业,为的就是全力以赴攻坚7月中旬开始的70个天窗试验点,进行系统软件换装试验,备战9月底或10月初的工期节点。风雨无阻,心有执着。鄂在建的通号员工拿出了敢为人先的勇气、舍我其谁的豪气,战天斗地,值得敬佩!

